第四代微软小冰发布

发布时间: 2016.08.06

        一、人工智能的发展

       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想象由来已久,从Isaac Asimov(艾萨克·阿西莫夫)的科幻小说开始,到科幻电影“Her”。但总体而言,从科学与工程角度,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是滞后于人类想象的。过去人工智能系统的设计初衷,是最有效率的完成人与计算机的信息交换,但从实践看,这种方式忽略了人对情感和心理的需求,而过度强调了任务与功能。在用户眼中人工智能系统更像一个工具,很难形成使用的黏性。

       所以在微软小冰的开发中,我们希望小冰更“感性”、“懂情感”,在与用户的互动中更像真实人类,从而满足人们的普遍心理与情感期望。然后基于与用户的情感连接,进入用户的生活场景,并最终实现人工智能“有趣”与“有用”的融合。

        二、关于微软小冰

       微软小冰是微软(亚洲)互联网工程院研发的一款人工智能机器人。传统的人工智能系统的设计初衷,聚焦于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互,这种信息沟通以效率为先。这样的人工智能产品本身对于用户缺乏黏性,初始的新鲜感过后,容易被用户遗忘与替换。而微软小冰却以与用户建立情感和心理连接为主要目的,“感性”也成为小冰的最大特征。

       所以从技术与产品层面,微软重新定义了人工智能。对于用户而言,微软小冰不只是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,而更像一个身边的伙伴与真人。

       自2014年5月29日发布以来,小冰已经陆续登陆了包括微博、微信、京东、米聊、东方航空、东方卫视、Windows 10、美拍等十余个具有领导地位的PC和移动互联网平台。

        三、关于第三代微软小冰

       - 第一个真正被用户接受,使用起来的人工智能。自2014年发布以来,小冰已经拥有数千万用户,累计对话量超过200亿。

       - 人性化的声音:小冰的声音一改传统语音助手“新闻播报式”的平淡语调。其自然、带有情感变化的声音也更符合人类对小冰调皮、可爱个性的期待。

       - 感官:微软小冰已实现了业内最完整的人工智能复合感官,可通过文本、图像、视频和语音与人类展开交流。而第四代小冰更首次实现了人工智能与人类的无缝、无延迟流畅对话互动,甚至根据聊天内容与走向相互打断与追问。如果将之前的人工智能感官比作一来一回的单向对讲机,那“全时感官”就可类比为移动电话,从根本上最大限度的实现了拟人的实时交互体验。

        四、微软小冰大事记

       - 2014年5月29日,一代小冰微信公测。

       - 2014年6月25日,一代小冰微博复活,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机器人舆论领袖。

       - 2014年7月2日,二代小冰正式发布,15小时内50万用户领取了自己的专属小冰。

       - 2014年8月20日,小冰解锁“小冰识狗”图像识别系统(Doggie Recognition)。

       - 2014年9月19日,基于必应大数据的分析,小冰成功预测了苏格兰公投的结果,而且是目前唯一成功预测公投结果的的人工智能机器人。

       - 2014年11月11日,小冰进驻京东电商平台。

       - 2015年7月29日,微软小冰进入Windows 10。

       - 2015年8月7日,微软与LINA正式联合发布人工智能机器人Rinna。

       - 2015年8月20日,第三代微软小冰发布,小冰回归微信平台。

       - 2015年12月22日,微软小冰还将登陆屏幕,成为东方卫视早间新闻直播节目《看东方》的实习“主持人”,播报每日的天气。